校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占地:735亩
地址: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87号(新区) 楚源路101号(东区) 人民路4号(城中区)
邮码:434020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全国第一所中医药高专、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占地面积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药、护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设有公共基础部、医学基础部、中医药系、医疗系、护理系、继续教育部和中专部等7个系部,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重视实践教学,拥有三所附属医院和一所省级标准化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同时在全国140余家二甲以上的医院建立了临床实习基地。学校优良的办学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以高质量的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自建校以来,已为各级医疗单位输送了8万余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孟茂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服务学生,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红旗团委”、“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世中联艾滋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卫生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博士生导师、校长吕文亮教授的带领下,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对学校的明确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为振兴祖国的医药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学校以三年制普通专科为主体,现在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方向)、医疗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护理、助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等十三个普通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同时联办有社区护理和中药学自考本科班,现有在校学生近万人。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设在学校,承担着全省乡村医生培训任务。
学校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秉承和发扬“勤奋、严谨、团结、进取”的优良校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科研为主体,以继承为基础,以发扬为先导,艰苦创业,勤俭治校,用高昂的工作热情,忘我的敬业精神,为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而努力拼搏,团结奋进。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先进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以高质量的教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自建校以来,已为各级医疗单位输送了8万余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孟茂林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还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还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坚持“重基础,强实践,高素质,有特色”的教学原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07年顺利通过了国家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成效被专家组评为“良好”等级。“十二五”期间,学校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常委、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卫生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博士生导师、校长吕文亮教授的带领下,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鄂发〔2008〕6号)中对学校的明确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五十多年来培养出大中专毕业生5万余人。学校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医疗卫生系统的业务骨干,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努力架设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每年按湖北省教育厅规定,推荐普通专科优秀学生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继续升读普通本科。
现有教职员工598人。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在专职教师308人中,正副教授100余人。学校以三年制普通专科教育为主,适当开办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普通专科和成人本科教育。现有在校生8000余人。
医学基础实验室设有解剖、机能、微生物免疫、病理、生化、医化及显微镜 实验室等实验室,总面积3771平方米,仪器 设备总值4965348元。拥有WFZ800-D3B紫外-可见光光度计、WZG-4旋光仪、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DW-5兔鼠两用脑立体定位仪、LeicaRM2016切片机、Motic数码互动显微镜系统、FS-1高速电动匀浆机、722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另有藏品丰富的解剖、病理、生物及寄生虫标本存列室520平方米。为医学基础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该实验室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5名,配合系部专职教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力求通过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实践技能,帮助提高其理论水平、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临床实验室设有口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五官科等实验室 实验室,总面积3771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981393元。拥有口腔临床模拟系统及口腔技工台30台套,牙科治疗椅及烤瓷铸造设备,内科拥有多媒体心肺及腹部听触教学组合、综合穿刺与叩诊训练标准化病人等设备;外科拥有模拟手术室、美国S311心肺复苏仿真电子标准化人;妇产科拥有模拟产房、美国LM43模拟孕妇、接生模型、分娩机转模型、高级妇科检查模型等设备,为临床实践、实验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实验室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5名,力求通过临床实验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实践技能,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医药实验室分为中药实验室、中医基础实验室、中医临床实验室,设有 实验室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化学分析、中药标本存列、中药制药、中药方剂、中医诊断、中医针灸、推拿、理疗、骨伤、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实验室。总面积2875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3757252元。拥有数码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气相色谱仪、电子天平、溶出度检测仪、崩解仪、智能脉象仪、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投影仪等实验教学设备,另有藏品丰富的中药饮片、中药原药材、中药浸液标本、腊叶标本存列室650平方米。为中医药学各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该实验室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4名。
护理实验室由基础护理实验室、临床护理实验室、ICU护理实验室、护理示教室、形体训练实验室等组成,总面积2217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356516元,拥有多种进口和国产多功能急救护理人模型、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模型、皮下静脉注射模型手臂、臀部肌肉注射模型、导尿模型、臀部肌肉注射模型、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设备,为护理专业学生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实验室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3名,充分体现现代护理教学理念,力求通过实验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关护理实践技能,帮助提高其理论水平、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动物中心是实验动物的生产繁殖基地和实验场 实验室所,为学校和江汉平原及鄂西北地区教学科研单位提供合格的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模型,并提供标准的动物实验环境。中心创建于1953年,1993年经省动管会(湖北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验收批准为一级合格实验动物室。实验动物大楼占地面积1950平方米,具有普通级、SPF级实验动物环境1200平方米。1997年省动管会批准为“湖北省荆州市实验动物生产点”,同年10月经荆州市科委批复成立“荆州市医学实验动物中心”。2003年经湖北省科技厅验收合格颁发普通级实验兔、豚鼠、小鼠和大鼠生产许可证和环境合格证。
中心现有职工10人,高级职称各2人、中级职称各3人,大专以上学历6人,高级工2人,聘请有经验的操作工2人。中心制定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实验动物法规的管理条例规范管理与操作。
中心现饲养繁殖动物品种4个,代养品种1个,年繁殖实验兔10000只、大白鼠2000只、小白鼠20000只、豚鼠1000只,代养青蛙10000只。生产的实验动物除充分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外,还辐射到了宜昌、襄樊、仙桃和潜江等地,同时为科研单位或个人提供实验动物和模型,提出合理化建议,已经成为荆州中心医院、长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实验动物基地。
中心先后发表科研论文数十篇,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均被湖北省科技厅审定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其中项目《花生藤粉在封闭式种兔群日粮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成果登记号:EK020704)解决了湖北省实验动物行业兔饲料原料苜蓿草粉长期依靠到北方草原地区采购、供应困难的问题,找到了湖北盛产的替代品花生藤。《建立湖北大耳白兔种子库的研究》(登记号:EK040185)一项为湖北省实验兔品种杂、利用率不高找到解决办法。还有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创建荆州实验动物技术平台的研究》(项目编号:2002AA301D05)旨在规范荆州实验动物生产和应用,提供可操作平台,服务荆州科技和经济发展。现在项目尚在研究实施之中。
因为成绩突出,中心负责人杨志春同志被湖北省实验动物学会吸收为学会会员并担任理事现在,中心也因成绩突出曾多次承办“湖北省实验动物学会学术年会”,并得到省科技厅和省动管会的肯定。杨志春是省内外同行公认的实验动物专家,特别是在应用最广泛的实验兔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在提高实验兔繁殖力,品种提纯和封闭群的建立等方面多次得到省内权威部门的认可,他的徒手探胎技术曾令许多来学校参观的省内外专家为之叹服,湖北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唐利军研究员曾赞誉他是湖北省实验动物界“创业的元老,战斗的先锋”。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胡柏林主任、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原主任周洪元、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孔利佳主任等省内实验动物界知名专家曾多次到学校视察,都给杨志春同志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是湖北省地市级特别是鄂西片实验动物工作推广和普及的先锋,是地市级实验动物单位的龙头。
实验动物中心已经成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一个亮点和窗口,并且已经成为荆州市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校园文化
熊泽金
党委书记
吕文亮
校长,党委副书记
1985年参加工作,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艾滋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常委。历任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系主任、临床医学院院长。
杨仁和
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振原
党委委员、副校长
吴 波
党委委员、副校长,附属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向 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晓彬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刘帅保
副校长
学校曾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 校园文化位”、“省级文明单位”、“卫生财务管理先进集体”、“省级红旗团委”、“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荆州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望武汉,西接三峡,北临汉水,南极潇湘。
荆州市辖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监利县、洪湖市等8个县市区。
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禹划九州,始有荆州。
学院路上的只有一个留守处。去过几次,感觉还不错,有同学在这个学校读本科和研究生。周边好吃的也不少